近日,榆樹市人民法院受理一起案件。據(jù)悉,2014年,王某1帶著丈夫和兒子,為被告王某從事種植勞動,工資共2萬余元。種植結束后,王某1向王某索要工資,王某說資金周轉不開,再等等。這一等,就是11年。
11年里,王某1一趟趟去王某家敲門。無奈之下,王某1把王某告到法院。法院判決被告王某支付王某1一家三口工資?膳袥Q生效后,王某依舊“躺平”。
案子進入執(zhí)行程序。執(zhí)行法官翻開卷宗,看到落款日期是2014年的欠條。隨后立刻啟動網絡查控系統(tǒng),發(fā)現(xiàn)王某名下一張銀行卡有資金流動,執(zhí)行法官果斷將其凍結。
次日,王某的電話打到了執(zhí)行局。執(zhí)行法官說:“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》早就明確規(guī)定,農民工工資必須按時足額支付。這已經不是簡單欠款,是觸犯了法律,F(xiàn)在賬戶被凍結,如果你拒不履行,我們還可以依法對你采取拘留措施,到時候影響的可就不只是你自己了。”
隨后執(zhí)行法官放緩了語氣,開始耐心釋法:“你現(xiàn)在主動履行,把拖欠的工資還上,賬戶就能及時解凍,也不會留下失信記錄。要是真成了失信被執(zhí)行人,以后貸款、出行、做生意都會受影響,得不償失啊!
聽筒里傳來王某急促的呼吸聲,接著是長時間的沉默。就在執(zhí)行法官要準備下一步措施時,王某的聲音再次響起,帶著一絲松動,表示愿意還錢。
“大娘,你們的工資我?guī)湍阋貋砹,你看看明天過來取一趟吧!”執(zhí)行法官高興地說。電話那頭的王某1有些激動地說:“真的要回來了!法官,我們全家都感謝你。
執(zhí)行法官看著老人臉上釋然的笑容,覺得心里的那塊石頭終于落了地。這不僅是一筆工資的清償,更是對農民工勞動價值的認可,是法律對公平正義最樸素的堅守。(譚偉旗)